瀚智教育logo 瀚智教育理念 瀚智教育服务热线
瀚智教育
学校介绍
瀚智优势
校园环境
联系我们
教育研讨 您当前位置:重庆市万州区瀚智艺术培训有限公司|瀚智教育|万州培训学校|万州文化培训中心 >> 教育研讨 >> 浏览文章

数学思维就这么邪乎!但数学不开窍,中考高考也可以拿高分

瀚智教育   2018-10-16 15:38:38

数学思维到底有多玄乎,有多邪乎?在大多数学生眼里,“穿着黑色西服的张三”和“穿着黄色马甲的张三”,看起来是两个人,所以大多数同学需要通过题海战术,多见“人”,多见题,才能拿到高分。而在数学思维好的学生看来,上面提到的两个人根本就是一个人。

简而言之,数学思维好的学生,转化思维、分类讨论思维、图形结合思维运用得如鱼得水,可以轻松看清试题本质他们不用做太多题目,就可以拿到中考、高考试卷中,真正考查数学思维的那10%的分数。

但问题是,大多数学生都还不具备神乎其神的数学思维!数学思维该怎样提升?如果提升起来太慢,或者到了初三、高三,已经来不及提升了,在数学不开窍的提前下,怎么做可以不让数学成为瘸腿的那门科目?怎么做可以保证学生照样在中考、高考中拿高分?


数学思维有多邪乎?数学不开窍,中考高考一样拿高分

 

如何慢慢培养高大上的数学思维?

数学代表着理性。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可以用数学来刻画,因此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如何认识我们这个世界的过程。学习数学不仅培养人的逻辑能力,还培养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精神。

数学的学习能帮助我们思考如何看待这个世界,理解这个世界,更好地感悟这个世界,形成理性的思维。这就是数学的文化,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从小学一年级起人人要学数学的原因。

首先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

爱因斯坦说过:“对一切来说,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,远远超过责任感”。如果没有兴趣,是绝谈不上“热爱”的。

针对培养数学学习兴趣这一点,中国科学院院士,著名数学家杨乐表示:

我从来不认为天赋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因素,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。我上学比较早,小学时对数学没有什么兴趣,成绩也不突出。大概从初二开始,我才对数学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,成绩也好起来。

现在有人过分强调兴趣是天生的,我不这么认为,我觉得兴趣是可以培养的。要想培养兴趣,没有别的办法,就是多接触。

数学也是如此。接触多了,多下了功夫,慢慢就会觉得并不那么困难;再多下些功夫,就能掌握得更好一点,开始有一些心得和体会,兴趣自然就来了。

但多接触也要讲究方式、方法。我知道现在不少孩子在小学时就开始上奥数,我认为现在奥数偏难偏怪的许多内容,以及采取的强制灌输的学习方法,不仅不利于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,反而可能让孩子对数学产生厌倦心理。

对小学生和初中生来说,培养数学兴趣很重要,而对高中生而言,学生的兴趣已经不是简单地建立在好玩、有趣之上了,更重要的是,学习数学的过程要使学生觉得有收获,有教益。

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,我反对片面强调数学与实际应用挂钩,我提倡从文化的角度和人的成长角度思考数学教育。

数学的魅力在于让学生体会教材中数学概念产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,引导他们去重历或者模拟这些问题的发生、发展的过程,使学生在知识积累的同时,亲身体验到探索、创新的快乐,并从前人研究问题的背景以及相应的方法中得到启发,感悟数学文化。


数学思维有多邪乎?数学不开窍,中考高考一样拿高分

提升数学思维,必需提升质疑能力,多问“是什么,为什么,还有什么”

复旦附中曾容老师将数学学习归纳出三个什么,就是:是什么,为什么,还有什么?

我们常常过于专注于具体知识的学习或传授,而忽视揭示其背后的道理。在一些数学教学中经常没有思考过程只是结论,由条件到结论,其中缺乏说理的环节。把数学的思维过程压缩成结论的抢答。

如果只追求解题速度,却不关注思维品质的提升,学生的探究、归纳和逻辑推理能力就无法得到充分训练,学生就会丧失最有效的培养探究、归纳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机会。

数学学习中应以学生为主体,学生不能被动学习。在高中数学中有着大量前人创造性的工作,我觉得需要重视数学知识与概念形成过程。数学知识概念都是前人的创造,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模拟发现探究的过程,这才是最真实的创新。

学任何一个东西都要有质疑的精神,我们所说的数学中质疑的眼光,关键是质疑数学知识本质是什么,为什么是这样,除此之外还有什么,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促进数学学习,提升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。

数学思维就这么邪乎!但数学不开窍,中考高考也可以拿高分
数学思维有多邪乎?数学不开窍,中考高考一样拿高分

数学不开窍没关系,数学考试其实没那么可怕

如果你现在数学不好,先不要马上以“我没有数学天赋”和“我不具备数学思维”作为搪塞的借口。因为,中考、高考试卷中,只有10%的综合题目,才是考查数学思维的。

数学思维好的学生,无非就是见过的题型迅速下笔,没见过的题型,通过解题技巧,头脑中迅速转化成见过的题型;而数学不好的学生,一是因为见过的题目少,而是因为不能从一道题中,迅速抽离出某个数学模型。

通过分析历届中考、高考试卷,我们会发现:

1. 大部分基础题目,只要跟着老师走,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复习题认真完成,中考、高考试卷中50%的题目,瞬间就可以解掉。比如高考的第一道选择题,关于集合的知识点,你需要运用数学思维解题吗?

所以,做过、见过类似的题目,这个是根基。对大多数学生来说,见过的题目够多,看到题目的第一瞬间,一定是“是否见过这道题”或“是否见过类似的题目”,只不过这个思路太快,所以被忽略了。

      2. 有40%的题目,可以通过转化,很快归到已经做过的类似题目上。

中考、高考试卷中30%的题目,虽然表面和平时的练习有一些不同,但很容易用“模型”进行控制。

§  数学学得好的人,这样思维:转化一步,“啪”就到了自己熟悉的题目上了。

§  数学学得差的人,是这样的:转化一步,不认识;再转化一步,还是不认识;再转化一步……在实战中,如果是这样,那么这往往已经开始走错方向了,甚至开始往回走了。

3. 最后大概有10%比例的题目,可能是真正考查数学思维的。

比如几何的题目,只要不出压轴题,也就是在考计算能力和熟练度,和数学思维没啥关系。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最后一题,以及最后的压轴题,也只是有一定的概率会出到所谓的考查“数学思维”而已。那么,最后算下来,大概有10%的题目是真需要动脑子去想的,这个时候各种思维都有可能用上,比如转化、分类讨论、图形结合等等。


数学思维有多邪乎?数学不开窍,中考高考一样拿高分

数学不开窍,中考、高考一样可以拿高分

方法一:背题

日本学者和田秀书原本数学成绩一塌糊涂,甚至都想放弃数学,去参加不要求数学成绩的院校招生,直至某一天他想到“背数学”的学习方法。

这个学习技巧就是:不懂的问题,直接看解答,先把答案背下来再说。如此一来,一题一般只要5分钟便背下来,从做题量来看,可以追赶得上成绩好的同学。结果是和田秀书的数学成绩进步神速,高中三年级时,数学模拟考试成绩还进入全国排名,并最终考上东京大学医学院。

方法二:回归课本

清华大学余林同学对数学成绩不太好的同学有个建议:索性先回过头来,老老实实地、认认真真地把课本上的题全做一遍

第一:课本上的习题,是编教材的老师费尽心思、反复考虑才挑选出来,是最好的题,值得去做

第二:一般来讲,课本上的习题,尤其注意与概念、公式、定律的联系,而数学成绩不太稳定的同学的一大通病,就是基础不牢

第三:课本上的习题,有的老师讲过,有的教参书上有比较详细的讲解,比较容易做对,从而增强自己的信心

方法三:标记复习法

以优异成绩考上复旦大学的李琪同学在高三阶段复习的绝招是:在最后复习阶段,我对数学只有一个“看”——看练习,看复习资料。

一眼就看得出解题思路的,从此不管它;看不出的,就在草稿纸上演算,演算到理清思路就停止,并在题前作“△”;很难的综合题则比较正规地演算,目的仍在于寻找思路。这种题一直做出结果,并在题前作“★”的标志。

三五天后,再回过头来。没有记号的弃之不顾;有“△”的看一看,一般能看出从何处下手;有“★”的,看还看不出思路的,在草稿上演算,知道怎么做了,又停止。如此突击,原本每次考试数学总比别人少20~30分的李琪取得高考143分的好成绩。



 
咨询电话:023-58686899 17723278188 17723069333
地址:万州区白岩路125号佳能大厦4、5楼(艺术馆对面)
 
版权所有:瀚智教育  渝ICP备2021000147号-1